屋面承重安全检测报告
房屋检测鉴定应明确工程检测责任,保证检测市场规范化:
在市场经济中,权利和义务是平衡的,在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还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开放市场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因此检测市场要改变现状,政府主管部门就应该明确检测单位在建设工程中的法律责任,使工程检测单位作为与工程监理并列的行为责任主体,独立承担着工程施工中所使用材料的质量风险责任:
1、 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负责,保证所使用的材料合格且适用于本工程。负责进场材料的抽样及取样,对进场材料进行检测,对无法检测的材料负责抽样、送有相关单位检验(包括对送检单位的资质能力考察);一旦工程发生质量问题,若经调查为不合格的材料引起,则由检测单位负责。
2、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单位,以工程造价的百分比或双方协商价进行收费。保证工程单位为对工程质量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
3、 检测单位与材料供应单位双方对结果有争议时,双方现场封样送共同认可的具有仲裁能力的检测单位鉴定。
随着工程检测单位责任的明确,很多问题将在市场良性竞争中将得到不断合理解决,检测水平也将得到不断提高。为了保证提高市场竞争力,检测单位将逐步提高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为了保证工程材料确实符合工程需求,检测单位将确立合理的取样方式,保证材料的可靠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为了缩减成本,检测单位可以依据材料的市场现状,对质量相对比较稳定的材料减少抽样数量,保证成本的减少及资源的节约等等。
屋面承重安全检测报告
1. 调查房屋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使用历史等有关资料;
2. 确定房屋结构体系,进行建筑、结构布置复核测绘;
3. 抽样检测梁、板、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
4. 抽样检测典型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 回弹法结合钻芯法抽样检测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
6. 房屋沉降变形现状检测,含角点倾斜与基准面相对高差测量;
7. 房屋完损状况检测,含裂缝、渗水和钢筋锈蚀等;
8. 对房屋结构体系和构造措施进行抗震构造鉴定,分析结构存在的薄弱环节;
9. 根据现场检测、原施工图纸结合改造方案进行结构抗震验算,分析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10. 必要的话提出抗震加固措施建议;
11. 提供包含以上内容的抗震鉴定报告。
抗震鉴定是分两级进行的:
一级抗震鉴定(抗震措施鉴定),包括房屋结构布置、结构整体性、局部构造和材料强度措施方面的房屋鉴定;第二级抗震鉴定(综合抗震能力鉴定),引入整体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以考虑构造影响,进行结构抗震验算,进而评定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综合抗震能力可以通过计算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或验算结构抗震承载力来评定。而且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既有房屋,其抗震鉴定方法要求不同:
1.后续使用年限30年的房屋(A类房屋),若级鉴定符合要求,则评定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无需进入第二级鉴定;否则,要通过第二级鉴定来是否满足抗震鉴定要求。
2.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房屋(B类房屋)进行、二级鉴定,并且根据第二级鉴定结果评定房屋是否满足抗震要求。
3.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房屋(C类房屋),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各项要求进行房屋抗震鉴定,包括抗震措施鉴定和抗震承载力鉴定。
屋面承重安全检测,屋面承重安全检测报告